【爱见新生】一例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级),术后连续使用TTFields超过14个月,疾病未进展,生活质量提高_治疗_检测_TTFields

admin 体育资讯 2024-05-02 50 0

【爱见新生】一例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级),术后连续使用TTFields超过14个月,疾病未进展,生活质量提高_治疗_检测_TTFields

  原标题:【爱见新生】一例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级),术后连续使用TTFields超过14个月,疾病未进展,生活质量提高

  本期为大家分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孔祥泉教授带来的电场治疗病例分享。

  病例概况

  患者为37岁女性,出现幻觉伴肢体不自主抖动1周。病理检测:高级别神经上皮性肿瘤,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巨核及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易见,可见血管增生,局灶坏死,结合免疫组化及网染结果, 倾向胶质母细胞瘤伴上皮样分化 WHO IV级;左肾透明细胞癌。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电场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

  01

  患者基本情况

  37岁,女性

  就诊主诉:出现幻觉伴肢体不自主抖动1周,2020年11月25日就诊

  既往主要病史:2017年因“左肾占位”在全麻下行“左肾根治切除术”;术后病例回报:肾透明细胞癌,具体分期不详,术后为行放化疗

  个人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家族中否认类似患者

  查体:神志清楚,生命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V级,腹壁反射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02

  诊疗经过

  2020年11月24日,颅脑MRI平扫+增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

  2020年11月25日,全身PET/CT:左肾癌术后,术区无异常高代谢灶;右侧顶叶高代谢灶,考虑转移;余大致正常

  2020年12月21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大致正常

  2020年12月26日:手术(术前MRI脑功能成像),全麻下在导航下颅内病灶切除术,见病变位于皮层下约1cm处,呈灰色,质软,血肿丰,无包膜, 与周围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显微镜下全切。术后症状缓解,予脱水、抗癫痫、减轻水肿等治疗

  放疗方案:2021年2月-2021年3月,VMAT,影像学可见的右侧顶叶术后瘤床及残存增强病灶为GTV,DT63Gy/30F,GTV外扩1cm为CTV1,DT60Gy/30F,GTV外扩2.5cm为CTV2,DT54Gy/30F

  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mg/m² d1-42

  靶向治疗:放疗期间予贝伐珠单抗5mg/kg q2w减轻脑水肿及抗肿瘤血管生成

  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开始至今

  巩固化疗: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开始至今,替莫唑胺150mg/m² d1-7 q2w

  治疗过程顺利,期间出现II度肝功能异常、I度皮炎,予保肝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03

  病理检测及分子基因检测结果

  病理检测: 高级别神经上皮性肿瘤,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巨核及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易见,可见血管增生,局灶坏死,结合免疫组化及网染结果, 倾向胶质母细胞瘤伴上皮样分化 WHO IV级 免疫组化标记:GFAP(+)、Vimentin(+)、ATRX(大部分+)、Oligo-2(+)、CD34(弥漫+)、S100(+)、D2-40(+)、CAIX(局灶+)、INI-1(弱+)、Ki67(20%+);CD10(-)、P504S(-)、Desmin(-)、CK7(-)、CD117(-)、RCC(-)、EMA(-)、AE1/AE3(-)、Syn(-)、Pax-8(-)、PR(-)、E-Cadherin(-)、Myogenin(-)、 IDH-1(-) 、 H3K27M(-) 、CD68(-)。肿瘤细胞周围未见网状纤维围绕

  检测时间:2021年1月16日

  分子基因检测: BRAF基因p.V600检测到15号外显子突变(可能降低对EGFR、ERBB2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及增加对RAF、MEK抑制剂的响应) TP53基因p.R337C第10外显子错义突变,与化疗相关

  诊断: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1p/19q未缺失,IDH野生型,MGMT无甲基化,BRAF p.V600突变,TP53突变。左肾透明细胞癌。

  04

  影像学资料

  辅助检查(2020年11月):图示。

  术后3周(2021-01-15,右侧顶叶术后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边界清楚,邻近脑组织可见片状水肿带,右侧额顶部少量硬膜下血肿):图示。

  放化疗结束(2021-03-17,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未见水肿带,右侧额顶部少量硬膜下血肿好转):图示。

  放化疗结束后1月(2021-04-23,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未见水肿带,右侧额顶部少量硬膜下血肿,术区肌酸(Cr)、乙酰胆碱(Cho)波峰无明显升高,天门冬胺酸(NAA)波峰未见明显降低):图示。

  放化疗结束后3月(2021-06-25,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未见水肿带,术区肌酸(Cr)、乙酰胆碱(Cho)波峰无明显升高,天门冬胺酸(NAA)波峰未见明显降低):图示。

  放化疗结束后5月(2021-08-25,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右侧额颞顶部脑膜稍增厚且强化,术区肌酸(Cr)、乙酰胆碱(Cho)波峰无明显升高,天门冬胺酸(NAA)波峰稍降低):图示。

  放化疗结束后7月余(2021-11-03,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右侧额颞顶部脑膜稍增厚且强化,术区肌酸(Cr)、乙酰胆碱(Cho)波峰无明显升高,天门冬胺酸(NAA)波峰稍降低):图示。

  放化疗结束后10月(2022-01-13,右侧顶叶术区可见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右侧额颞顶部脑膜稍增厚且强化,术区肌酸(Cr)、乙酰胆碱(Cho)波峰无明显升高,天门冬胺酸(NAA)波峰稍降低):图示。

  05

  佩戴TTFields情况

  首次佩戴(2021-02-02):图示。

  头皮情况(2021-02):图示。

  头皮情况(2021-08):图示。

  头皮情况(2021-10-25):图示。

  头皮情况(2021-12-17):图示。

  头皮情况(2022-02-25):图示。

  患者生活状态(2021-12-17):图示。

  患者生活状态(2021-12):图示。

  2021年2月2日-2021年3月3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3月4日-2021年5月6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5月7日-2021年6月24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6月25日-2021年8月26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8月27日-2021年10月25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10月26日-2021年12月17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2021年12月18日-2022年2月25日期间使用率:图示。

  06

  结论

  展示了一例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1p/19q未缺失,IDH野生型),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电场治疗方法

  MGMT无甲基化,BRAF p.V600突变,TP53突变。左肾透明细胞癌

  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予脱水、抗癫痫、减轻水肿等治疗;术后治疗过程顺利,期间出现II度肝功能异常、I度皮炎,予保肝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整体治疗后病情稳定

  专家精彩点评

  吴喜跃教授:

  该患者,女,37岁。主诉:出现幻觉伴肢体不自主抖动1周。既往史:于2017年在外院因“左肾占位”在全麻下行“左肾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肾透明细胞癌,具体分期不详,术后未行放化疗。

  入院后影像资料提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高代谢灶,不均匀强化,考虑:1.转移瘤可能性大,2.高级别胶质瘤不能排除。

  于2020.12.26在神经导航下右顶叶病灶显微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皮层下约1cm处,呈灰色,质软,血管丰富,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显微镜下全切。

  术后病理报告: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切除术后(1p/19q未缺失、IDH野生型、MGMT无甲基化,BRAF p.V600突变,TP53突变),术后予以标准的同步放化疗及电场治疗(TTFields),诊疗过程合理、规范。

  TTFields治疗肿瘤的原理是特定频率的交变电场,通过干扰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带电粒子和极化分子的运动,导致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些结构无法正常形成,甚至造成细胞膜破裂,诱导有丝分裂期的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可以联合放疗、化疗、抗血管靶向药物治疗手段,显著延长新发GBM患者PFS和OS。 数据显示,肿瘤电场治疗表现出的效果与依从性密切正相关,当患者每天穿戴超过22小时,五年生存率可提升至29.3%,几乎是单独使用替莫唑胺五年总生存率的6倍。早用早获益,长(常)用长受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安全性整体良好,大多数反应为佩戴区域局部皮肤红疹,使用激素药膏涂抹,不影响TTFields的使用。

  林勤教授:

  这是一例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切除术后(1p/19q未缺失、IDH野生型、MGMT无甲基化,BRAF p.V600突变,TP53突变)病例,患者既往左肾透明细胞癌术后病史。整个治疗过程严谨积极,发现颅内占位时通过及时手术确诊并明确了分子病理,综合运用了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多种有效治疗手段,术后精准放疗同步贝伐珠单抗抗肿瘤血管生成、减轻脑水肿,并结合同步及巩固替莫唑胺(TMZ)化疗和电场治疗(TTFields) ,患者治疗顺利,恢复良好,生活质量高。

  TTFields作为一种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新型物理治疗方式,在GBM治疗上已获得各大权威指南一致认可的综合手段之一。治疗效果与作用时间密切相关,每日佩戴电场贴片的时间超过18小时的患者生存获益大。 研究表明TTFields联合TMZ可以显著延长新诊断的GBM患者的PFS和OS;目前在GBM中,同步放疗过程中使用TTFields,已有多项小样本研究也正在开展,总体耐受性好,需注意加强头皮护理。期待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真实世界临床经验的积累,为脑胶质瘤乃至更多其他实体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简介

  吴喜跃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福建抗癌协会第一届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神经外科颅底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员

  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快速康复外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林勤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

  肿瘤放疗专业主任医师,教授,厦门大学肿瘤学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厦门市“海纳百川”领军人才,厦门市拔尖人才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DU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头颈组组长/肺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副会长

  厦门市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厦门市肿瘤放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孔祥泉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放疗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四届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肿瘤粒子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营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厦门市医学会第五届医疗事故暨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本资料的目的在于提供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非广告用途。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资料不就研究进展或治疗方案做任何担保,请基于医学专业知识作出独立判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责任编辑:

评论